浅谈具有中国特色的Cosplay到底如何?
Cosplay最早在日本诞生,拥有几十年发展历程,中国这边上世纪90年代末才逐渐兴起。恰好碰上互联网浪潮,Cosplay爱好者群体几年内暴涨几十倍。保守推算全国玩过Cosplay的人数突破一万,参与相关活动的超过十万。这种文化在国内其实早有苗头,初期多靠民间自发聚会展示。真正登陆漫画展会大约1998年开始。网络时代加速传播,圈子规模急速扩大。杭州地区2001年引入Cosplay,四年后水平已领先全国。
何谓中国特色的Cosplay
Cosplay在中国仅有七八年历史,却塑造出独特风格。日本作为发源地,Cosplay属于大众娱乐,参与者多为个人或小团队,常以非竞赛形式亮相动漫展。中国动漫杂志还在摸索生存时,日本Cosplay杂志已站稳脚跟,普及程度很高。中国早期以个人表演为主,现在团体形式占据主导,这与国内漫展主打比赛性质紧密相关。比赛机制推动更多人选择组团参赛,盖过个人风头。比赛的存在让原本的服装道具秀融入剧情元素,歌曲、舞蹈、乐器纷纷登场。《浅谈具有中国特色的Cosplay到底如何?》揭示这种新形态具备团体协作、竞赛驱动、故事演绎和舞台表演四大特征。
中国Cosplay的南北差异
动漫展在全国铺开,Cosplay文化随之扩散。北方南方各有千秋。北京代表北方风格,比赛常见舞台剧形式,多数采用预录对白,加入歌舞元素,表演效果强烈,服装道具相对普通。广州引领南方潮流,参赛团队偏好走秀模式,舞台剧也多是无台词音乐剧。服装道具制作精良成为亮点。大型全国漫展吸引外地coser长途跋涉参与,南北交流增多,互相借鉴优点。表演形式逐步转向剧情化,服装道具愈发华丽精致。
怎么样才是好的Cosplay
传闻Cosplay比赛首创于中国。比赛需要可靠评分标准,这套体系尚处摸索阶段。笔者担任评委时,标准分服装、台风、表演、造型、综合五项,各占20%。选手未必认可,前三项本该评价角色还原度,评委却常是造型师、导演或名人,非动漫爱好者,展会不时发生摩擦。中国首届国际动漫节定于2005年5月底至6月初杭州举行,预计汇聚全国顶尖cos团体。根据经验分享以下要点。
参加Cosplay比赛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 选手常重视服装道具和剧情设计,忽略音乐灯光。提升这两项能营造氛围,高潮场面更震撼,感人桥段更催泪。
- 赛前了解舞台实况,按尺寸调整剧情。检查入口是单边或双边,大型道具能否放置,通道是否畅通。掌握可用设备如话筒、灯光、音响,最大化利用主办方资源。
- 提前侦察对手表演内容,避免主题撞车,除非信心十足能胜出。
- 尽早到达现场,抓住赛前空档实地彩排。
- 出发前模拟流程:准备、化妆到登台总耗时。额外预留30分钟应对意外,算准赛前准备时间。
这些纯属个人见解。Cosplay涵盖广泛,优秀比赛作品媲美小型歌舞剧。《浅谈具有中国特色的Cosplay到底如何?》强调中国国际动漫节开幕在即,全国精英齐聚杭州,本地coser得加油赶超啦。
原创文章,作者:遇见相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h04.com/4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