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早教,到底都教了些什么

随着身边的人陆续结婚生子,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成了大家见面时的高频话题之一,其中关于“早教”的问题讨论尤其热烈。

诸如:

早教是否是伪需求?有科学依据吗?

半岁到两岁的孩子能学到东西吗?

这个行业是否就是单纯的商业噱头?

参与“早教”与没参与“早教”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

恰好前几天遇到一个高中同学,她从13年就开始从事“早教”相关工作,我们之间的聊天也就自然围绕“早教”展开了,接下来,我会通过复述对话的形式尽量还原一个从业者对于“早教”的看法,希望对年轻的爸爸妈妈有所帮助

“早教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发展成熟了吗?”

“不新啊大哥,这玩意儿欧美80年代就有了,国内好像98年前后才开始发展吧,规模的话,据说明年能到几千个亿的产值,反正需求量是有的,只不过普遍用的理论和教材还是欧美的,比如蒙特梭利儿童敏感期、心理发展阶段论啥的,还有规模大一点的早教机构,比如金宝贝自编的一些东西,不过这也不是问题,全世界孩子小的时候都一样。”

“20年啦?……以前真的没听说过,就感觉近年来发展的很快”

“发展快我觉得有两个原因吧,一个是说这一届父母的观点变了”

“是有钱了是吗?”

“有钱只是一方面,像我们那儿大多数父母都是80、90后,这一代人能完成阶层跃升或者说实现基本财务自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育,以前总说谁谁谁小学没毕业中学没毕业就开了多大的公司,挣了多少钱,但是随着80、90后这一代人长起来,这类事就越来越少了,八九十年代,你支个摊儿卖凉粉都能卖出个陶碧华,现在呢?当和尚都要大学文凭了,所以他们比任何一代祖辈都信仰教育的力量;第二点很简单,你说同事们的孩子都上了,我的孩子不能掉队吧,甭管有没有用先去了再说,没坏处就行”

“一般几岁孩子到你们那儿最合适啊”

“我个人觉得啊,半岁到三岁,这个阶段是孩子感官发育最快,社交需求产生的时候,在这个时间介入我们的教材、亲子游戏、很多小孩子一起的环境啊是最好的,我们其实更多的是在科学依据下面,提供一个亲子和社交的环境,但严格来说,早教是指0~6岁、从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婴幼儿教育。但是一般呢,我们国家3~6岁婴幼儿的教育一般由幼儿园来承担,所以我一般说的这个早教是0~3岁婴幼儿的教育”

“那你跟我实话实说,早教到底有没有用”

“实话实说:绝对没坏处,兴许有好处”

“合着你们都是骗子?”

“这么说很伤感情啊,是这样,从理论上讲,用处肯定是有的,小孩子有一个成长过程叫 ‘吸收性心智’,就是孩子本身是不具备任何意识和认知的,所有他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东西都是新事物。正因为他是一片空白,所以不会跟我们一样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偏见对这些事物进行思辨和取舍,他是照单全收的,这就有一个问题,在这期间你要让他听到看到什么东西,在这张白纸上画下的第一笔,我们称之为撒下种子,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设置环球课、艺术课、音乐课、运动课的原因,因为在一两岁的孩子身上我们很难明确他是否有某种天赋,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多进行非强制性的接触,以此来打开孩子潜在的某种兴趣或是说天赋,然后我们也能根据课堂的情况,及时纠正或是告知家长一些亲子教育的方式”

“我理解你的意思就类似于埋下了一种未来可能呗,这个听起来是有用的啊”

“对,问题就在这儿,我们的理论很多家长不一定听啊,再说种子要发芽,你得有光、有水、有土、有肥、有合适温度吧,少一样也许就发不了芽,孩子也一样,也许在我们这儿孩子有了对某一方面的感知和兴趣,刚刚有些萌芽,但是回到家,不同家的教育方式和相处方式影响,再到幼儿园,也许这种子就发不了芽了”

“那这是一个概率事件”

“对,简单来说坏处没有,好处靠我们和家长一起来发掘,我们只能提升概率,不能说把概率固定在某一点,这个做不到,所以我们的工作除了撒种子还要让发芽的概率增大,所以尽可能影响到父母和其他孩子周边的人,比如爷爷奶奶”

“啥意思,没明白,说来说去,早教跟幼儿园有本质上的区别吗?”

“有,主要是教育对象教育目标的不同”

“怎么说?”

“幼儿园针对的是小孩子本身,我们除了孩子,还有家长,而且首要的是家长。我们上课必须要由家长跟着,最次也得是爷爷奶奶。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为小学做准备,我们的目标是说让孩子更早的更快乐的去接触家庭以外的事物”

“比如呢?有大概的例子吗?”

“就是想通过与孩子一起玩个游戏啊,做一些创作啊,传达一些正确的亲子教育方法和增进亲子感情,最简单的,你比方说我让孩子们画个太阳,小孩儿嘛,各种千奇百怪的脑洞,三角形的啊,扁的啊,还有不知道画的什么,很多家长就开始教育了,这不对,太阳应该是圆的,颜色红的,要有光线。我们就会很明确的告诉家长,这样的教育不对,因为这是孩子的表达方式,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愿意表达,就因为他的表达总被你diss,这时的孩子处于敏感期,所有的表达就是对外界的自然反馈,你看到的太阳是太阳,孩子们看到的也许是一个发光的馒头,一个很远的鸡蛋,这是专属于他这个时期的想象,无所谓对错”

“那在你接触到的孩子当中,觉得上过早教的孩子和没上过的有区别吗?”

“区别吗?最大的是更快乐吧”

“只是快乐,怕是很多家长不能接受吧,怎么着也得比别的孩子强一点啊,各方面”

“功利总是大人的第一衡量标准,很多人就觉得我的孩子上早教了,他的孩子没上,我的孩子就应该更优秀才对,其实没必要,尤其是现在城市里的孩子,没事就待家里,完了顶多小区周边转一圈,周末公园玩一圈,逗孩子也无非就是叫我一声,我叫什么啊,买点发声的玩具,地方大的就在家圈一块地方,做个小乐园。那如果有一个地方能有聚合一群小孩子,根据音乐、人文、绘画等等吧,做很多形式的互动,孩子跟孩子一起玩,孩子跟家长一起玩,每天接触的事物和小孩子都不一样。比较明显的就是接受新事物以及接触不认识的人,更自然大方”

“所以不是说上了早教就很明显有人中龙凤之姿,哈哈哈哈”

“对,那些说什么上了早教幼儿园小学就比别的小朋友聪明很多倍的,我觉得很扯,因为小孩子5岁前的记忆基本上都会变得很模糊,你想想,你能记得5岁前发生的事吗?极少,我觉得我们总喜欢把自己功利的俗见带入到孩子的心智中,一定要比别没上的孩子多学了ABC,多认识几个数字才叫看到了早教的作用吗?没必要,所以说除了刚讲的播下种子以外,最次也比待在家里要快乐吧”

“在选择早教机构方面有没有什么窍门是可以说的”

“这个没啥潜规则,就找大一点的,最好是连锁,这种背后都会有专业儿童教育理论研究做支撑,然后实地看下环境设施,消防什么的就行了,最好是免费试上一两节课,现在大部分早教机构都可以试听”

“那你觉得早教是必要的吗?”

“这么小的孩子什么是必要?衣、食、健康、安全这些是必要的,你我都没有参加过早教,不也活的好好地,只是有两类我是建议的:一是觉得愿意让孩子更快乐,更早体验不同文化熏陶和社交,不差这点钱的;二是说孩子的性格、语言和反映明显慢于同龄孩子的;是可以考虑的”

……

关于早教大概就聊了这么多,本文主要复盘了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一些问题,希望对各位在早教的认知和选择上有一定的帮助,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后台告诉我,会尽量帮大家问清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