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的早教有用吗,0-3岁早教教什么?怎么教?
早教是什么?
很多人觉得小宝宝除了吃和睡什么也不会,为什么要教育呢?
其实,宝宝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知识的获取和认知的发展,只是他的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告诉你他有多聪明,所以千万别小看他的能力。
早教,并不是给孩子灌输知识。
而是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合其探索的环境,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在玩耍中更好地了解和认知这个世界,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均衡发展。
为什么要上早教?
0-3岁是孩子脑部发育最重要的时期。
1)刚出生时,婴儿的脑重400g,占成人脑重的1/4,到6个月时,脑重占成人脑重的50%,3岁时,比例则达到80%。
2)婴儿在出生时,突触连接大约有50万亿个,相当于成年人的1/10。孩子3岁时,突触连接大概是1000万亿,数目大致是成人的2倍。到了14岁时,孩子的突触连接数目和成人基本差不多。
在3-14岁这个阶段,突触就会开始进行修剪。
学习和刺激过的突触不会消失,但没有被刺激的突触就会惨遭淘汰,所以在早期让孩子接受更多的刺激,孩子更聪明,更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人脑的神经元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敏感期(也称为关键期),在这段期间内如果得到良好的发展,往往会产生意料以外的好效果。
相反,一旦在这段期间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对人的智力可能会产生不可逆的坏效果。
早教的对象是?
早教的第一个对象是0-3岁的孩子。
宝宝从出生到6个月之内是大脑细胞增殖的高峰期,到3岁以前则是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的高峰时期。
新生儿和胎儿一样,不仅需要充分的营养供给,还需要外界给予持续不断的适度刺激,才能进一步地促进他的神经系统发展。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翻天覆地地变化着:从那个躺在床上只会摇摇手蹬蹬腿的小宝宝,变得慢慢会爬、会走、会跑、会跳了,甚至还会自己吃饭和画画……这个阶段是孩子大脑发育最迅速、最具可塑性的时候。
建立孩子内在的安全感,也是0-3岁父母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你会看到自己身边的一些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轻言放弃,在遇到挑战时愿意迎难而上,他们心里有这样一种感觉,“我可以,我会成功的”。
然而这种感觉并非来自理性的判断,而是源于潜意识中的一种直觉,感性却坚定,它就是安全感。
安全感的获得,来源于孩子生命的最初与最亲近的人的互动,它同时影响着孩子现在和将来如何看待周围的人、外部的世界,和他自己。
为人父母可能是这世界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工作之一。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了。
所以,早教的第二个对象是孩子的父母。
为人父母可能是这世界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工作之一。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孩子成长发育的规律,只有了解了孩子在每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有针对性用科学的方式去去养育和引导孩子,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我们还需要学一些儿歌、学一些游戏,一些沟通技巧,帮助我们与孩子更高质量地互动。
家庭式早教VS传统式早教
0-3岁幼儿的教育主要是在家庭里完成(即使是上早教班,也只是一周1-2次),所以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式早教指的就是早教机构,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家长带孩子早教的一种形式。
专业的早教机构,都有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会针对不同年龄的宝宝,把课程设计的既多样化又有趣,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优化。
0-3岁早教的教育理念
1、亲爱儿童 满足需求
重视婴幼儿的情感关怀,强调以亲为先,以情为主,关爱儿童,赋予亲情,满足婴幼儿成长的需求。创设良好环境,在宽松的氛围中,让婴幼儿开心、开口、开窍。尊重婴幼儿的意愿,使他们积极主动、健康愉快地发展。
2、以养为主 教养融合
强调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发展的基础。在开展保教工作时,应把儿童的健康、安全及养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保育与教育紧密结合的原则,保中有教,教中重保;自然渗透,教养合一。促进婴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
3、关注发育 顺应发展
强调全面关心、关注、关怀婴幼儿的成长过程。在教养实践中,要把握成熟阶段和发展过程;关注多元智能和发展差异;关注经验获得的机会和发展潜能。学会尊重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们能在丰富的、适宜的环境中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实发展。
4、因人而异 开启潜能
重视婴幼儿在发育与健康、感知与运动、认知与语言、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差异,提倡更多地实施个别化的教育,使保教工作以自然的差异为基础。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人生许多良好的品质和智慧的获得均在生命的早期,必须密切关注,把握机会。要提供适宜刺激,诱发多种经验,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的学习情景,开启潜能,推进发展。
0-3岁早教教什么?
1、身体动作发展和感知觉训练
通过游戏等方式,使宝宝的身体大动作、精细动作及视听触味嗅等各种感觉获得更好的发展,为培养宝宝各种良好习惯做好准备,为宝宝进一步的探索、认知、发展社会性、适应生活打好基础。
帮助及促进孩子大运动及精细动作的发育,如训练宝宝俯卧抬头、翻身、爬、扶坐、扶站、独走、上下楼梯、攀登等。并培养宝宝搭积木、握笔画图、折纸等精细动作。
2、使用语言和及认知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与人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我们要抓住宝宝的语言发展关键期,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养成宝宝正确表达自己、与他人进行沟通、理解他人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如:给宝宝听音乐,与宝宝对话,他会模仿大人的发声,给宝宝念儿歌,讲故事;教宝宝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如眼、耳、鼻、嘴;认识颜色如红、黄、蓝、绿;区别大小,“前”和“后”。
3、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自理自立的好习惯有良好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卫生习惯、自己照顾自己、自我约束等习惯,要强化和巩固宝宝在这些方面的正确行为,以形成稳定的习惯,发展其自理、自立和适应生活的能力。
这主要是指对孩子的睡眠、进餐、大小便和穿衣、盥洗方面的培养。如:培养宝宝能自己上床到自动入睡,安静入睡;学会正确使用餐具,自己吃饭;培养宝宝自己洗手,洗脸,脱、穿衣裤等;培养定时大小便到他能自己去厕所解决大小便的习惯。
4、培养探索和认知的好习惯
认知周围世界是宝宝重要的学习任务,通过科学的早期教育,可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各阶段的认知和学习做好准备。对于这一点,案例中多多妈妈的认识和做法也有偏颇,早教不仅是教宝宝识字、算术、学文化知识,更要养成宝宝获得知识信息的好习惯,教宝宝学会学习、培养其学习能力。
在早期教育中,通过让宝宝参与各种活动,通过让宝宝与父母、与他人一起做事或自己做事的活动,教宝宝正确的做事方法,使其养成有条理、有秩序、认真踏实、善于思考和创造、耐心和坚持等良好的做事习惯。
5、积极情绪的培养 形成健全的自我概念
积极愉快的情绪是孩子心理正常发育及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条件。如:经常宝宝微笑,对宝宝的态度要和蔼,经常给宝宝逗乐等,使宝宝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状态。
宝宝出生不久,就开始学习自己和他人、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分离与联系。2岁的宝宝开始有了自我,早教要引导宝宝正确处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发展良好的自我概念,完善个性。
6、培养与人相处、适应社会的好习惯
人是社会性的群居动物,在宝宝成长的早期阶段,我们要教其学会与人和谐地相处,懂得遵守与人交往的规则和社会规则,培养其与人相处、适应社会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能喜欢同伴,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懂得关心小朋友以及能够帮助小朋友;会把玩好的玩具放回原处等。
早期教育可使宝宝具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健全的个性,帮助宝宝做最好的自己。
指导方针:
早期教育的核心就是“玩”:
学龄前的孩子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去观察世界,去体验生活,促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家长应该采取生动活泼的引导方法,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在玩中教,在玩中学,让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我们可以让孩子去听音乐会,去欣赏画展,去看歌舞,去看体育技能比赛,去看动植物,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千姿白态的各种现象。让他们将听到的,见到的,感知到的大量信息抢先注入到大脑里。使得大脑成为贮存信息的大仓库,汇聚知识河流的大海洋。
早期教育是智育与德育并重:
孩子在4岁之前就能掌握一生中50%的行为能力,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更为全面。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应该是拥有充分合理的营养、良好的健康状态,生活在一个感知刺激丰富、充满温暖爱心的家庭环境中。一般来说,这是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因素。而且,6岁以前是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性格的关键时期,是奠定高情商的起始阶段。
在早期教育问题上,家长们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早期教育除正常的智力开发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孩子对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充满好奇,父母大可顺应孩子这一心态,多鼓励孩子尝试,让他自己去体会、感受,在尝试中产生自信心。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可能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家长不要急于指责、嘲笑、挖苦和恐吓,应该教给他相应的知识和恰当的方法,使孩子逐渐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会员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仅供会员交流学习,禁用商业用途或盈利,下载后请在24小时之内删除;
2、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不参与录制/上传/存储,若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点击这里】告知本站及时删除、断开链接;
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展示信息,仅限用于试看学习和参考,不得将上述资源用于商业或其它非法用途;
注意:请勿相信视频资源中的任何广告链接、网址、公众号!否则一切后果自负!